拋繡球招親月老祖廟前拋出幸福牽起良緣—瘋神說Crazy

嘉義市結婚與生育率低,大福興宮多年來舉辦拋繡球招親,盼月老促成美好姻緣。在月老祖廟前廣場舉行,活動以「拋出幸福、抓住真愛」為主題,採取傳統儀式,讓未婚男女透過趣味互動邂逅佳偶。

▲大福興宮。(圖/網路)

今年拋繡球方式與往年不同,廟方特別搭建3公尺高閣樓,讓報名女子登樓拋繡球,台下男子接球。符合資格的男性將獲贈「姻緣線」,女性則可獲得「庫洛米保暖杯」作為紀念。目前已有來自全台各地逾300名優秀未婚男女報名。

▲招親大會。(圖/網路)

拋繡球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起源於廣西地區,原為「飛砣」兵器,後逐漸演變為娛樂活動,並發展為壯族青年男女互許終身的定情習俗。宋朝周去非《嶺外代答》記載,上巳節時,適婚男女互拋繡球,若女子接受男子拋出的繡球,便象徵願意接受對方的求婚。這項文化流傳至今雖已有些變化,但仍是追求象徵幸福與美滿姻緣的重要儀式,更常在影視劇中看到,也是台灣民眾家喻戶曉締結姻緣的方式。

▲招親大會禮品。(圖/網路)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