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公是台灣民間信仰中最常見的神明之一,從大間的廟宇到小間的田頭廟,都能見到土地公的蹤影。
我們常見的土地公大多為慈祥的紅面,然而位在南投縣名間鄉的清福宮所供奉的土地公竟是充滿威嚴的「黑面」,金身更是已漸漸失傳的紙糊技藝。因年代久遠,「黑面」土地公的發源地已不可考, 但最早能追朔到明朝末年,隨移民一同渡海來台並從此落地生根, 從廟中一座道光戍申年 (西元1848年) 的石雕香爐推算,土地公來台已有超過一百五十八年歷史。

清福宮香火鼎盛,隨著地方的發展,歷經幾次翻修後,從一般田頭小土地公廟,搖身一變,成為一座相當有規模的大廟,並且在名間鄉廣為流傳著「黑面」土地公的神跡。相傳在民國四十幾年,曾有一位當地信徒到山裡割草,當天色漸暗,家人卻不見他回家的蹤影,此時驚覺可能出事了,立刻報警並聯絡巡守隊和鄰居們一同在夜晚外出找人。
天漸亮,十多個小時過去了,還是不見人影,此時家人心急如焚之下火速趕往錦梓清福宮。信徒的妻子在跟「黑面」土地公祈求時,不知為何突然有丈夫跌落山谷的感應,而後又隨著眾人重新回到深山尋找未歸的信徒。
正當眾人大聲呼喊時,突然傳來人聲的回應,雖說不像失蹤者的聲音,但眾人還是循著人聲的方向前進,總算發現了跌落山谷的失蹤者。但失蹤者早已昏迷多時,那麼剛剛的聲音究竟是誰?失蹤者獲救後不久,清福宮「黑面」土地公透過乩身表示:玉皇大帝肯定其庇佑鄉里、救護信徒,遂指派七位將軍做其部將,而後便在村庄入口建「七將軍廟」守護鄉里。

「黑面」 土地公除了慈悲愛民的神蹟不斷外,為信眾招財的功夫也是一流的!一般土地公的塑像大多是一手元寶、一手柺杖,但錦梓清福宮的 「黑面」 土地公塑像則是一手元寶、一手則是招手,信眾認為這是「招財」的象徵,而在 「黑面」 土地公的庇佑下,此地信眾生活無虞、安居樂業。
在名間鄉流傳的神跡不只一件, 相傳某一日隔壁村庄的信徒心生歹念,帶著一尊粉面土地公到這裡偷天換日,偷偷將 「黑面」 土地公請走,整個過程都被廟內監視器給拍下來,然而詭異的是,當天傍晚他又將 「黑面」 土地公原封不動地請回清福宮。
小偷落網後,他這才坦承犯行,還跟清福宮廟方說,當天他將 「黑面」 土地公請走後,準備返家安座,可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天天走的、理應熟到不能再熟的路,那天他卻一直繞圈子,怎麼走都回到原地,他就意識到應該是 「黑面」 土地公不願跟他回家,嚇得他趕緊將神像帶回清福宮,連他自己原先準備的土地公也沒帶走就落跑了!

「黑面」 土地公的神蹟頻傳,清福宮香火不斷,許多虔誠信徒更是天天準時報到,若是哪天有空到南投玩,不如也來朝聖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