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能預言未來700年的神明-靈安尊王|瘋神說Crazy

其實平常所聽到的靈安尊王別名又稱作青山靈安尊王或者是青山王,也是位於福建泉州三邑惠安縣青山的主神之一;在成神之前,其實是鎮守在惠安一帶保護居民預防海盜的將軍,本名為「張悃」。他帶領的軍隊也紀律嚴明,讓周圍的海寇盜賊不敢造次,進而受到百姓們的敬愛及擁戴。在仙逝之後不斷有神蹟奇事因而被後代世人立廟且祭祀祂,並稱為青山王也就是如今我們所祭祀的靈安尊王

青山宮建廟165年紀念與青山王步行傳香| 保庇網| NOWnews今日新聞

圖片來源:(網路)

民間卻有這麼一段故事:

宋朝太宗皇帝登基後,有一新任縣官崔知節初至惠安,他未依例到張滾墓地祭祀,因此引起地方人士爭議,縣中吏官恐有瀆神明,出面勸他要入鄉隨俗,好安民心,他才要衙役備了一副牲禮到東配室去致祭,,正在焚香膜拜之中,墓碑突然向前傾倒,陪祭眾士紳大驚失色,都怪新官沒有誠意,觸犯神怒,及至瞪目一看,見墓碑背面刻有一首五言偈:「太平興國間,古縣本惠安;今逢崔知節,送我上青山。」崔知節看過五言偈之後,不勝駭異,心想張滾來宰惠安,已經是七百多年的事,在死之前,怎能預知後人的姓名?

心中大為震驚,立刻將靈安尊王恭迎下山並為祂建了「青山宮」祭祀供奉,從此被縣民稱為「青山王」也就是靈安尊王並被後人視為青山的山神與守護地方的境主。

靈安尊王在台的祖廟在什麼地方?

艋舺當地有兩派人馬稱為頂郊及廈郊,雙方當時爆發了著名的「頂廈郊拼」。衝突後隔了一年,瘟疫突然在艋舺地區大爆發,頂郊人頓時張皇失措,便有祖籍在泉州惠安縣的漁民建議眾人回到泉州惠安縣,將靈安尊王的神尊迎請到艋舺坐鎮。,在行經路途中經過了蕃薯市街(也就是現今的貴陽街),扛轎的轎夫突然感覺到異常的沉重導致神轎無法前進,於是眾人請示靈安尊王是否有旨意,祂便指示眾人要停留在此處,於是人們就在當地為其建祠並祭拜祂。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