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會考試還是個大孝子!文昌帝君|瘋神說Crazy

每年農曆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的聖誕千秋。大家都知道祂是守護考試、文運與官運的神祇,又稱「梓潼帝君」或「文昌君」,但祂不只會考試還是個大孝子!

梓潼帝君,姓張,名亞子,又叫張育,居住在四川七曲山上。東晉寧康二年 (374 年 ) 時自稱蜀王,起義對抗前秦苻堅,不幸戰死。因為戰爭去世,人們就為他立廟來祭祀他。後人為了紀念他,就在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他為雷澤龍王。

(圖/文昌帝君為母熬藥引子煮給母親服下 示意圖 來源/網路)

有一次,唐玄宗到四川時,經過七曲山,覺得張亞子的事蹟英烈可嘉,就追封他為左丞相,並重新加以祭祀。後來,唐僖宗為了躲避戰亂逃到四川時,經過七曲山又親自祭拜梓潼神,封張亞子為濟順王,並親自解佩劍獻神。到了宋朝,帝王多有敕封,如宋真宗封亞子為英顯武烈王,宋光宗時封為忠文仁武孝德聖烈王,宋理宗時封為神文聖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祐三年 (1316 年 ) 時敕封張亞子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於是梓潼神張亞子就被稱為 文昌帝 君。

據說有一次母親生病了,那時候的張亞子只有十幾歲,一聽到人肉可以治療毒瘡,於是就割掉大腿的一塊肉,當成藥引子煮給母親服下,後來母親的病很快痊癒了。

另外也有一個傳說,文昌帝君曾經73次投胎人間,每次都當官。當官的時候很清廉,從來都不會對人民不好,大家都很尊敬他。因此,玉皇大帝就讓祂掌管文昌的事情,包括鄉里的考試、推選人才,或關於考試制度的事,都請祂一手包辦。

(圖/五文昌左至右文魁帝君、文尼帝君、文昌帝君、文選帝君、文衡帝君 來源/網路)

五文昌

文昌帝君

全稱「文昌梓潼帝君」,簡稱「梓潼帝君」、「文昌君」。據傳是晉代的殉國將領張育,原本是四川梓潼地區的鄉土神,後被認為是保護文運與考試的神祇。中國有「北孔子、南文昌」之說,可見南方文昌帝君信仰之盛行。

(圖/文昌帝君 來源/網路)

文魁帝君

又稱「大魁夫子」或「大魁星君」、「魁斗星君」等,道教信仰中,因為奎星「屈曲相鈞,似文字之書」,被認為是主宰文運之神。凡參加考試者,無不尊敬。後人對「魁星」的塑像,右腳踩鰲頭(象徵中第),左腳踢起星斗,手握筆,身體動感十足。

(圖/文魁帝君 來源/網路)

文選帝君

又稱「朱衣夫子」、「朱衣神君」等,相傳此神著紅衣,能細辨文章的優劣。宋代名儒歐陽修曾見朱衣神顯靈,感嘆:「文章自古無憑據,惟願朱衣暗點頭。」有些廟宇將「朱衣夫子」神位改為「朱熹夫子」神位,應是誤傳,因歐陽修的年代早於朱熹,但明清以程朱理學取士,祭祀程朱理學大儒朱熹,也是相當合理。

(圖/文選帝君 來源/網路)

文衡帝君

又稱「關聖帝君」、「文衡聖帝」,即三國時代的知名將領關羽,喜讀《左氏春秋》,以其忠義參天,受到儒家學子的信奉。民間信仰中,關帝君是專管文學的神靈朱衣神轉世化身。如民間流傳的「桃園明聖經」:「吾(關帝君)乃紫微宮裏朱衣神,協管文昌武曲星。」故被尊為五文昌之一。

(圖/文衡帝君 來源/網路)

文尼帝君

又稱純陽帝君、孚佑帝君,即道教大師呂洞賓真人。呂仙出身士人,後修道飛昇。傳說呂真人時常護佑應考的士子,以黃梁夢點醒趕赴科舉的盧生,故向呂仙祈求之後,許多人會在廟中或神像旁睡覺,期待呂仙示夢於人。有時,呂仙與其屬神孔融、駱賓王合祀,號稱「三恩師」。

(圖/文尼帝君 來源/網路)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