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東方世界中,米飯被視為生活必需的食物,幾乎所有家庭都會食用米飯,加上「米」在古代是珍物的存在,所以對於米是格外珍惜,所以後來則衍生出「平安米」,常常會在廟裡出現,逢年過節、舉辦科儀法會也都會發送平安米給信眾保庇,只是這平安米是怎麼出現?又有甚麼功效呢?
平安米會有如此效用是因道士、法師進行科儀法會加持後的白米,或是將米供承壽米來祭祀神明,這些米再分裝成小包,放在廟內供信徒取用,分享神力,這平安米被視為具有神明的靈力,將米煮熟吃下去可保庇家裡長輩、老小,讓家庭安康平順。

另外,有一個說法是鹽巴加米稱「鹽米」,鹽被視為「電光火石」可用來擋煞、驅魔。有些入厝、喬遷都可以用鹽米淨宅,甚至喪葬、探病等都可以用鹽米浸泡手腳,來除穢驅邪。
而且平安米功效相當多,有人在拜神時會準備一杯裝滿米用來插香,這杯子裡的米其實也適用平安米,所以拿到平安米不只有單純煮熟食用而已、鹽米的運用、和杯米插香都是常見的使用方式,只是要切記混雜了平安米的米就不能在祭拜其他神明了,畢竟重工使用對神明也是不敬。

加上現在對米的使用更加多元,不只是壽米祭拜神明、祖先,現在喪葬習俗也開始流行贈送平安米給喪家,代替原先的罐頭飲料或是毛巾,讓米食的重要性無法取代。
現在平安米的販售管道相當多,也相當擔心平安米的真實性,其實也能自行購買小包米親自跑一趟廟過過香爐,也自然會有神明加持的功效,當然每間宮廟的平安米分送規定不同,有的要經過法事神明擲筊、有的要樂捐香油錢行善…各種說法不一還是遵循信仰的廟方才是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