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寶典/犒賞五營神將神兵「犒軍」的由來?|瘋神說Crazy

「犒軍」又稱犒將,就是「犒賞三軍」,亦即「犒賞五營神將神兵」的意思。 犒將也就是犒賞兵將的意思,也有人稱賞兵是一種流傳於台灣本島及金門、澎湖離島的民間宗教儀式。儀式進行目的是為了犒賞神明的兵馬。

犒軍儀式能夠廣泛流傳的原因是過去的台灣鄉業社會,在遇到瘟疫流行或者外敵入侵時往往會請法師舉行儀式來進行消災祈福儀式,祈求神明庇佑。

( 圖/民俗犒軍儀式宮廟通常拿來犒賞五營兵將兵馬 來源/網路)

民間每個月的例行拜拜有兩種,一種是在農曆的初二、十六拜土地公,是做生意的店面或公司,為求能賺多一點錢拜的;另一種是初一、十五,是一般住家或宮廟的犒軍。 犒軍的目的是要慰勞守在村庄的五營神將神兵,通常在黃昏、接近晚餐時間,在門口放張桌子、或者是一條長板凳,上面放個七、八碗的葷、菜,向門口方向拜拜,沒有拜拜的排場。在鄉下地方比較容易見到,都會地區因為大都是做生意的,拜初二、十六,或者比較現代味的,已經不知道有五營神將神兵的事,所以就沒有犒軍的拜拜。當然,如果初一、十五也拜,初二、十六也拜,恐怕也不是一般商家所能負擔的。

( 圖/做生意的店面或公司會於初一、十五連同頭牙一起祭拜 來源/網路)

另一種也相當常見的犒軍,則是在有法會之後的犒賞三軍,這是因為許多法事都要調天兵天將來協助,例如掃路、做醮等。 而所謂的「犒將」 :又稱為拜門口,農曆二月初二是頭牙,也是一個新的年度犒將的開始,因為每年正月還算是在節慶月,不拜土地公也不犒將,不娶妻過門也不入宅安居,必須等到農曆二月才開始一切的活動,因此二月初二頭牙除了拜土地公外,也要在自家門口準備供品犒賞兵將。

現在的一般人和宮、廟則是在其家中或是宮、廟門前定期或不定期的為神明旁邊的兵將神軍準備祭品,由領令犒賞各營兵馬,確認來者身份無誤,點將一一犒賞並下令不准驚擾村民六畜,保佑合境平安,還有加上了兵馬儀式,讓這些兵將在吃飽之後,才有力氣好替神明辦事現在很多的宮、廟或是住家裡面有供奉神明的,仍然保留了「犒軍」這項傳統拜法和儀式。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