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普渡也戰南北?北部重禮儀、南部重實用?|瘋神說Crazy

2020年因為閏年的緣故,中元節較往年遲了一些,在9月2日,台灣各地有許多特殊的中元節習俗,但最普遍的還是中元普渡大拜拜,各地都會豐盛準備。雖然距離中元節還有一個多月,但許多廟宇早已開始置辦普渡法會、認購普渡桌等事宜,就為了要讓好兄弟們飽餐一頓。有普渡習俗的國家不只有台灣,可是世界各國都來找台灣的神明幫忙,從南鯤鯓代天府的普渡盛況就可以理解。

( 圖/全台最盛大普渡就屬南鯤鯓代天府,圖為2018台日聯誼普渡大會 來源/網路 )

六月端午節,台灣各地再度掀起南北粽戰爭成了討論熱燒,隨著農曆七月即將到來,網友們也開始討論起台灣南北普渡供品的差異。其實,普渡供品的準備深受該地的風土民情和產業結構的影響。

曾有國內量販業者統計,北部的普渡較中南部更重視「禮儀」,像是提供給好兄弟梳化、打扮的臉盆、毛巾、梳子、牙膏、牙刷、胭脂等物,一應俱全;且北部因為公司行號大型普渡多,大容量的飲料也是普渡必備。

( 圖/比起南部,北部較重視禮儀,給好兄弟清潔 來源/網路 )

而中部因為從事農、畜牧人口較北部多,所以普渡通常都會準備紅豆、綠豆、大米等穀類,祈求農穫豐收、五穀豐登,此外,因為民俗上認為這些穀類可除晦避凶,普渡結束後可直接使用這些供品淨化家宅四周,相當「實用」。

南部供品,有別於北、中部喜愛的餅乾、零食,料理用的調味料、大包裝主食較受歡迎,像是油、鹽等物,大包裝的麵條、大米等,都是南部普渡桌上常見的供品。南部人海派的個性也可在普渡桌上看得出,龍蝦、螃蟹、全豬等供品,在南部的普渡活動上絕不稀奇,甚至有網友笑說:「好兄弟都吃得比我好!」;且因為南部天氣熱,青草茶、仙草蜜、蘆筍汁等降火氣的飲料尤其熱銷。

( 圖/南部葷食全豬大餐絕對不稀奇 來源/網路 )
( 圖/南部精緻食用柴米鹽普渡供品也豐盛 來源/網路 )

農曆七月時,總先想到「鬼月」、「中元」等關鍵字,但其實農曆七月又稱為「吉祥月」、「功德月」、「報恩月」和「福田月」,重要的是慈悲救濟的精神。以台灣中元節最大規模普渡的南鯤鯓代天府為例,儘管已備有五千桌普渡桌、上千萬的供品,因為神威顯赫,就連當地人都搶破頭,更何況還是外地信眾,於是便開放信眾事先於線上報名、認購普渡桌,不僅為信眾省下置辦普渡的麻煩,更重要的是,帶領信眾們一同體現憐憫慈善的精神,尤其很多信眾是無法親自到場的,便會委由廟方代表將供品捐助弱勢,是相當美滿的善緣傳遞。

在〈中元普渡也戰南北?北部重禮儀、南部重實用?|瘋神說Crazy〉中有 4 則留言

  1. 自動引用通知: 超狂普渡!龍蝦、帝王蟹上桌!網笑:好兄弟要痛風了|瘋神說Crazy

  2. 自動引用通知: 一年一度的普渡拜拜,原來虎爺也會來巡邏!?|瘋神說Crazy

  3. 自動引用通知: 你知道供品上的「普渡旗」是拿來做甚麼的嗎?|瘋神說Crazy - 瘋神說-一個宣揚宗教信仰的交流平台

  4. 自動引用通知: 別忘了坐鎮普渡場「大士爺」,切忌供品前不要插香|瘋神說Crazy - 瘋神說-一個宣揚宗教信仰的交流平台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