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馱菩薩是寺院的護法神,同時也是佛法財神,曾發願要護持賢劫千佛中的九百九十九尊佛出世,自己則成為賢劫中最後一位成佛者——樓至佛!
在漢傳佛教的一些寺院中,韋馱菩薩塑像通常立在彌勒佛像之後,面相大雄寶殿,驅邪降魔,護持佛法。
韋馱菩薩的塑像面貌若童子,手持金剛降魔杵,金剛降魔杵的位置不同,代表著不同的含義,也暗示出了寺廟的經濟狀況。
如果韋馱菩薩將金剛降魔杵扛在肩膀上,就預示著此廟乃是大廟,有能力招待過路的僧人,供他們在寺內免費吃住三天;如果韋馱菩薩將金剛降魔杵橫置在兩掌之間,就預示著此廟只是中等規模,只能夠接待過路的僧人在寺內免費吃住一天。
如果韋馱菩薩的金剛降魔杵立在地上則暗示著這是一間小廟,沒有能力為過路的僧人提供免費的食宿。金剛杵的位置雖然只是很小的細節,卻能給雲遊到此的僧人們提供很大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