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沒有周倉這個人物?如果沒有,為什麼出現在關羽身邊,成為不離其左右的一個重要角色?我們研究關羽文化現象,需要說一說這個問題。
《三國志》、《後漢書》等史籍,以及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所引200多種魏晉間典籍,均沒有周倉其人。其後的野史、雜錄也沒有周倉是關羽隨從的記載。元代至治(公元1321—1323)年間刊刻的《全相平話三國志》一書,是現存最早反映三國故事的平話本,也沒有周倉這個人物。直到元末明初的羅貫中筆下,才出現有周倉,成為關羽的貼身隨從。見明弘治甲寅(公元1494年)序、嘉靖壬午(公1522年)刊刻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即現在所見最早的《三國演義》本子。由此可見,周倉的出現不會早於元末明初,是羅貫中創造的《三國演義》中的藝術形象。
羅貫中創造周倉這個人物,是否據自民間傳說,無從稽考,但有一點歷史的影子。《三國志·魯肅傳》寫魯肅約關羽單刀相會時,魯肅為討還荊州、平息吳蜀江南三郡之爭,責問關羽:「國家區區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軍敗遠來,無以為資故也。今已得益州,既無奉還之意,但求三郡,又不從命。」魯肅說此番話後關羽還未回答,其時「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唯德所在耳,何常之有!』」。魯肅厲聲呵斥,關羽於是操刀起身,乘機離席。史書對這位反駁魯肅的關羽隨從未留下姓名,僅以「坐有一人」表述。到羅貫中《三國演義》里,「坐有一人」便成了周倉。這可能就是羅貫中創作周倉這個藝術形象的歷史線索。
《三國演義》描寫的單刀赴會,周倉起了重要作用。他作為關羽的貼身隨從,捧著青龍偃月刀一起會,緊隨關羽身邊。當魯肅指責劉備方面一再推故不肯歸還荊州時,周倉在階下厲聲反駁,道理充足,義正辭嚴。關羽借喝斥周倉之機,暗示其出外聯絡關平船隊。周倉心領神會,去江岸口將紅旗一展,關平即率船隊直奔江東接應。關羽佯醉離席,一手執刀,一手挽住魯肅,乘勢登船,安全返回,危機四伏的「單刀會」於是化險為夷,周倉幫助關羽挫敗了魯肅為討還荊州欲加害關羽的詭計。
《三國演義》寫周倉是在關羽辭曹歸劉千里走單騎的途中歸順關羽的。描寫周倉兩臂有千斤之力,臉上長著蜷曲的鬍鬚,身長壯偉。原在黃巾軍張寶部下為將,張寶死後嘯聚山林,藏身臥牛山。說周倉久慕關羽盛名,恨無門路相見。當他一見關羽便下馬參拜,口稱「願將軍不棄,收為步卒,早晚執鞭隨鐙,死亦甘心!」關羽見周倉誠心相投,言辭懇切,很受感動,於是收為部下。從此,周倉緊隨關羽左右,出生入死,在關羽身臨的不少重要場合都有他的身影出現。如關羽北伐襄樊、水淹于禁七軍時,曾生擒曹魏大將龐德。最出色的表現則是關羽與魯肅單刀會所扮演的角色。
歷史上本沒有周倉,小說所以要創造這個藝術形象,為的是襯托關羽,突出關羽忠義武勇威名的感召作用,使關羽形象更加威風凜凜,生動傳神。
周倉一生始終追隨關羽,忠於其主,至死不渝。他一直跟隨關羽到敗走麥城,奉命留守。關羽遇害後,拔刀自刎,表現出他對關羽的耿耿忠心。小說正是以周倉對關羽的赤誠相隨、忠心許身來烘托陪襯關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