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陣頭是閩南民俗技藝,是閩南地區及台灣民間廟會喜慶不可或缺的民俗曲藝之一。陣頭分為文陣和武陣,文陣有車鼓、桃花過渡、牛犁、布馬、踩腳蹻、大鼓陣、病囝歌、十八摸等,武陣有宋江陣、八家將、獅陣、龍陣、七爺八爺等。

閩南的「陣頭」是閩台地區宮廟節慶活動中敬獻、表演的民俗技藝,如北方的「社火」。閩南自古有「有廟就有陣頭,有陣頭就有舞獅舞龍」。近年來,出現了陣頭的表演新形態——電音三太子年輕人的墨鏡、螢光棒、電音舞曲和民俗的大仙尪仔巧妙融合,新穎又有創意

其實「陣頭」一名始自台灣,它的主要功能是娛樂神明,由於表演者總走在游神隊伍前面,因此叫陣頭。從服裝、頭飾、臉譜、演奏樂器等不難看出,陣頭受中華傳統文化影響頗深,算是儺戲的一種,而「儺」在《說文解字》里釋義為驅鬼的慢節奏舞蹈。中華文化里的鬼神世界,其實是現實世界的倒影。陣頭表演者有著各種戒律,比如出陣前必須凈身吃素,開臉(上妝)後動作不可輕佻,要保持應有的莊重和威嚴。

中華文化里的鬼神世界,其實是現實世界的倒影。陣頭表演者有著各種戒律,比如出陣前必須凈身吃素,開臉(上妝)後動作不可輕佻,要保持應有的莊重和威嚴。開臉後的武陣表演者正襟危坐,保持神明應有的莊重和威嚴。現在因為社會的發展,外來文化的衝擊,中國人忽略了對自己的傳統文化的重視,留下來的東西也越來越少,傳統民間藝術在社會發展的背景下,應該保持傳統還是與時俱進?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自動引用通知: 拜這些神明別踩雷!輕則牙齒痛、重則請你吃鯊魚劍..|瘋神說Cra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