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載的濟公禪師是什麼樣?為什麼可以飲酒吃肉 ? |瘋神說

濟公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 生於1148年(建炎三年)二月初二日 -1209年(嘉定二年)五月十六日, 法號道濟,又稱濟癲和尚、濟公活佛濟公禪師,俗名李修緣(一名李心遠),是南宋浙江台州(現今的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永寧村)人。

(圖/濟公禪師 來源/網路)

富有傳說色彩的佛教禪門臨濟宗僧人,以不死守佛教戒律、飲酒食肉、親民語言、神通廣大的顛僧形象聞名。

生平喜好誦經打坐,但不戒酒肉,更喜愛食狗肉蘸大蒜,語言詼諧,穿著一身破衣破帽手持著 一把破扇。因為行為不檢點,被眾僧告到其師慧遠面前,慧遠為庇護他說:「佛門之大,豈不容一癲僧!」因此又被稱做濟癲。 但濟公平生才華橫溢,樂善好施,深知民間疾苦懲處為富不仁之人,深受百姓愛戴並尊為濟公。浙江台州人,是當時天台臨海都尉李文和的遠房孫。他剃度出家的地方就在靈隱寺,在他一生的行徑中,被民間渲染的離奇古怪。事實上,濟公是一位性格率真而頗有逸才的名僧,他的師父就是著名的瞎堂慧遠禪師。

(圖/台灣電視劇-濟公 來源/ 濟公 第 2 集 香積井 )

濟公佛學造詣頗高,但一生行徑與一般出家僧人也確有不盡相同的地方。濟公一生怡然飄逸,喜好雲遊,出行四方,足跡遍及浙、皖、蜀等地方。他常常衣衫不整,寢食不定;為人採辦藥石,治病行醫,解憂解難,常常靈驗,廣濟民間疾苦,因此德行廣為人們所傳頌。濟公活佛破帽破扇破鞋,貌似瘋癲,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痴若狂,但確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他的故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好打不平,救人之命,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等種種美德,廣為傳誦。

(圖/濟公電影 來源/知乎)

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的駙馬、鎮國軍節度使。李家世代信佛,他的父親李茂春和母親王氏住在天台北門外永寧村。李茂春年近四旬,膝下無嗣,虔誠拜佛終得此子。濟公出生後國清寺住持為他取俗名修緣,從此與佛門結下深緣。

他雖是臨海都尉李文和的遠孫,卻沒有染上紈絝子弟的劣習。少年時就讀於村北赤城山瑞霞洞,受到釋道二教的薰染。父母親雙亡以後,他先是進國清寺拜法空一本為師,在當過國清寺住持的高僧瞎堂慧遠的門下,受具足戒,取名道濟,嗣其法衣接著又參訪祗園寺道清、觀音寺道凈,最後投奔杭州靈隱寺。

在《西域志》中紀載:「天台山石樑橋古方廣寺,五百羅漢之所住持,其靈異事跡往往稱著。」而濟公誕生時正好碰上國清寺羅漢堂里的第十七尊羅漢(即降龍羅漢)突然傾倒,於是人們便把濟公說成是羅漢投胎。黎民盼望救星,社會呼喚英雄,當人民十分需要聖賢的時候,高僧就成了「活佛」,凡人道濟成為歷代供奉祭祀的神靈,其成佛後的尊號長達28個字:「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羅漢阿那尊者神功廣濟先師三元贊化天尊」,集佛道儒於一身,堪稱神化之極致。這也就說明濟公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成為人民心中的「活佛」,反映出濟公形象的廣泛親和力。

(圖/台中妙天宮濟公神像 來源/維基百科)

濟公身為禪宗高僧,撰有《鐫峰語錄》10卷,還有很多詩作。

印光大師對濟公為何喝酒吃肉開示:人們在看了《濟公傳》後,留下一句濟公活佛口頭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但都沒有說出濟公活佛所說的後兩句:「世人若學我,如同入魔道」

那麼濟公不像一般信佛吃素,怎麼讓人如此信仰?

濟公吃肉是為接引你做準備,他想告訴世人吃肉信佛總比吃肉不信佛好。我佛慈悲,看到眾生被盤中餐是非常心痛的,濟公慈悲,是不吃肉的。他吃進去的是肉,但是吐出來的是活物。他已經琉璃身,因此是沒有腸的。他這邊酒下肚,同時就已經把它變成甘露了。濟公做這麼多給那些喝酒吃肉的人看,心中有佛才是學佛最重要的一步,並不是外在表現信佛,內心其實骯髒不堪。

● 關於高僧飲酒食肉

雖然釋迦摩尼佛傳法時期,因托缽制度並未強制僧侶茹素,而有了三淨肉。佛教對於一般信徒的戒律,有不殺生戒,但是無食肉戒這一條。但《楞嚴經》:「食肉之人,死墮惡道,受無量苦。」《梵網經菩薩戒本》:「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食肉者,斷大慈悲性種子…」因此漢傳佛教絕大部分宗派受菩薩戒的僧侶以及佛教徒,若是沒有環境上的限制,還是必須吃素,為修習慈悲心之法。

藏傳佛教由於地域氣候,藏區無法種植大量的蔬果,因此在藏區不論僧俗都無法吃素食。但近年大量的藏傳佛教僧侶遍行全球宏法,漸漸擺脫地域限制。目前也有許多藏傳佛教代表人物開始提倡吃素。

高僧傳中有許多打破常規的故事,這是由於得道高僧已證生死自在。例如在漢傳佛教中的高僧傳有位禪師,他教徒弟很嚴,嚴持戒律;但他自己卻不持戒,每天跟信徒們廝混,酒肉無忌。但是要求徒弟們一定要吃素,徒弟不服氣。禪師知道了笑說,好吧!既然你們要想學我,明天我請你們去吃。第二天,徒弟們拿著畚箕、鋤頭,帶他們到墳墓掘挖死屍;挖出來之後叫他徒弟吃,徒弟們一個個都不敢,禪師在那裏吃得有滋有味。告訴他們,你們真有我這個修持境界,就可以學我;假如沒有我這個本事,那就乖乖持戒。徒弟沒有話說了,師父真的證得不分別、不執著的境界了。

(圖/濟公食肉 來源/網路)

能夠融入中國民間信仰及其他宗教的佛教人物,除了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之外,那就是濟公了。由於濟公深入人心,不僅為佛教的高僧,其他的宗教亦奉若神明。而濟公在融入民間信仰之後,逐漸變成一位帶有佛道兩家特色的人物。一貫道以濟公為他們崇敬禮拜的仙佛之一,其張天然祖師為濟公下凡。另外,東井圓佛會亦供奉濟公。

台灣的濟公信仰,可追溯源自1881年(清光緒7年),在中法戰爭(西元1883-1885年)時,淮軍士卒帶著濟公的金身來台奉祀。實際流行則是在西元1950年代至60年代,而流行的主要模式則以降乩、扶鸞的方式作為主體,更成為臺灣一貫道重視的神靈

1980年代在台灣大家樂與六合彩興起時,許多彩迷誤認為濟公的形象較為活潑,應該願意接濟賭徒,一時間有許多濟公廟宇出現。

《文藝作品》

電視劇

電影

  • 1939年《濟公活佛》,香港魯魯影片公司,(主演:伊秋水
  • 1949年《濟公活佛》,香港星光影片公司,(主演:伊秋水
  • 1950年《濟公三氣華雲龍》,香港泰興影片公司,(主演:伊秋水
  • 1950年《濟公傳》,香港天星影業公司,(主演:洪波
  • 1954年《濟公新傳》,(主演:梁醒波
  • 1958年《濟公火燒琵琶精》,香港華僑影業公司,(主演:梁醒波
  • 1964年《濟公活佛》,香港順利影業公司,(主演:新馬師曾
  • 1965年《濟公大鬧公堂》,香港玉聯影業公司,(主演:新馬師曾
  • 1965年《濟公怒斬白骨精》,香港玉聯影業公司,(主演:新馬師曾
  • 1966年《濟公鬥八仙》,香港大志影片公司,(主演:新馬師曾
  • 1969年《濟公活佛》,香港聯合影業公司,(主演:蔣光超
  • 1975年《濟公活佛》,香港新華影業公司,(主演:岳陽
  • 1977年《佛跳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主演:野峰
  • 1978年《烏龍濟公》,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主演:野峰
  • 1982年《新濟公活佛》(主演:許不了
  • 1993年《濟公》,大都會電影製作有限公司,(主演:周星馳
  • 2010年《濟公·古剎風雲》(主演:游本昌
  • 2010年《濟公·茶亦有道》(主演:游本昌
  • 2017年《降魔傳》(主演:鄭愷、張雨綺)

動畫

書籍

在〈歷史記載的濟公禪師是什麼樣?為什麼可以飲酒吃肉 ? |瘋神說〉中有 2 則留言

  1. 自動引用通知: 為了隱藏真跡、濟世救人而''裝瘋賣傻''的濟公禪師|瘋神說

  2. 自動引用通知: 找濟公師父祭改,殊不知身上就一個了,祂一直都在?!|瘋神說Crazy - 瘋神說-一個宣揚宗教信仰的交流平台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