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都城隍廟 1 則留言 / 神廟趴趴造 / 作者: admin 廟宇介紹 1733年淡水同知徐治民於竹塹環植刺竹,並建四座木製城樓,已有城之雛形。初期依例為縣城隍,顯佑伯。清高宗乾隆12年(1747年),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曾曰瑛頗有治績,決意將淡水廳治設在竹塹,於是開始建城隍廟,經推算,新竹城隍廟在1747年農曆2月17日開始起造,次年(1748年)農曆8月16日落成,同年11月29日城隍爺安座;興建速度比淡水廳的許多衙門還快。當時新竹城隍依例稱「顯佑伯 廳城隍」(縣城隍等級)。城隍廟和天后宮的土地均由開墾竹塹第一人王世傑捐贈,因此在寺廟中都有「王世傑長生祿位」。 城隍廟建成後需要有經費維持,王世傑將北門大街一帶的田租收入撥給城隍廟,以維持開銷。城隍廟的建築規模宏大,本體採三殿式,格局方正,各部分木作雕飾均講究,龍柱是粵東知名石匠辛亞救的作品; 大門上方八卦藻井為泉州惠安大木匠師王益順的作品。 廟宇資訊 連絡電話: 03-5223666 聯絡地址:新竹市北區中山路75號 分享此文:TwitterFacebook請按讚:喜歡 正在載入...
城隍廟和天后宮的土地均由開墾竹塹第一人王世傑捐贈→王世傑1721年亡,城隍廟1747年造,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