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是春節的尾聲,有「小過年」之稱。這一天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吃湯圓、鬧花燈、猜燈謎,大人們燃放七彩焰火,孩子們手提著各式燈籠玩遊戲,在歡聲笑語中歡度熱鬧的節日。關於元宵節的由來與習俗,你了解多少?
【元宵節的時間】
元宵節是每年的正月即農曆元月十五日,古人稱夜為「宵」,是一年當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在這天人們要點起萬盞彩燈、燃放火焰、喜猜燈謎、出門賞月,共吃元宵,來歡度這個愉快的節日,以表示慶賀新春的延續。
【元宵節的由來】
傳說一:紀念平呂
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之子劉盈登基爲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在呂後手中。呂後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襄耳中,劉襄爲保劉氏江山,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于被徹底平定。平亂之後,衆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爲與民同樂日,家家戶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共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傳說二:火把節
元宵賞燈,最開始是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隋、唐、宋以來,是最興盛的時期,有數萬參加歌舞的人,從白天到夜晚,一直歌舞不斷去除晦氣。直到今天,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谷場跳舞。
【元宵節的習俗】
(一) 點天燈
平溪十分村元宵節放天燈的習俗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在用紙糊成的燈狀球體下點火,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將其送上夜空。天空中的天燈有大有小,冉冉升起,像是一個個大大小小閃爍的火球,隨風飄向遠方,與夜空中的繁星融為一體,非常漂亮。天燈放得越高,運氣就會越高。
(二) 燃蜂炮
台南鹽水的「南蜂炮」是每年元宵節一道亮麗的風景。「蜂炮」有數萬支衝天炮製作而成,而每一個的衝天炮的炮芯都連接在一起,只要點燃其中一個衝天炮,就會帶動邊上其他衝天炮轟炸,霎時間,多個衝天炮連續射出,十分響亮。據說,每年燃放「蜂炮」有乞求風調雨順、平平安安的象征。
(三) 炸邯鄲
炸邯鄲是台東元宵節近五十年來特有的習俗,寒單爺本稱爲邯鄲爺、也稱武財神。相傳「寒單爺」生性怕冷,在他出來的時候,人們以火炮爲他驅除寒冷。「寒單爺」所到之處,鞭炮齊鳴,人們紛紛往他身上扔鮮花、水果以及鞭炮。觀看的人們,臉上堆滿了微笑。
(四) 乞龜
每年元宵節澎湖所有的廟宇的中央桌子上,擺放著各種各樣的「龜」,有用麵粉、雞蛋、糖、沙油等為原料製作出龜形狀的雞蛋精龜」,還有用糯米和甲糖捏塑的祈求平安的「芳片龜」,鄉民們在溫暖的燭光照耀下,虔誠地舉行著富有宗教色彩的「乞龜」儀式。
(五) 炸橋
「炸橋」也是元宵節一種特殊的習俗,儀式一般由寺廟主持,儀式開始前,先放鞭炮,早上十點三十分,數十輛的轎子一字排開,抬轎者紛紛褪去手錶、鞋、襪子。當主持人敲響鑼鼓,抬轎者抬著轎子跳入海中,泅渡過港,每頂轎子來回三趟,隨後繞港遊走,中文十二點,神轎返回廟宇,整個活動才結束。
(六) 猜燈謎
農曆正月十五,民間都要挂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些人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爲謎語能啓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衆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爲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七) 鬧花燈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在正月十五到來之前,滿街挂滿燈籠,到處花團錦簇,燈光搖曳。正月十五晚上達到高潮,街頭巷尾,紅燈高挂,有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吸引著觀燈的群衆。
【元宵節傳統美食】
(一) 吃元宵
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是用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爲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熱熱火火,團團圓圓之意。
(二) 餃子
餃子也是元宵經常吃的一種食物。同時,餃子還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食物,深受老百姓的喜愛。當然,餃子并不是元宵節獨有的食物。
(三) 吃生菜
從生菜的名字來說,可以諧音爲生財,因此生菜是象徵富貴吉祥的吉祥之物,表達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的期望,祈求在新的一年裡能有一個好彩頭,而且生菜拌以糕餅煮是一種不錯的食物。
習俗走到今日不容易,也有許多習俗逐漸被遺忘,一年一度元宵節美好的團聚佳節,一起過節人團圓事業順心暢整年!農曆正月十五2/8一起過元宵吧!
Pingback: 總整理!春節必準備的祭拜習俗懶人包!|瘋神說Crazy
Pingback: 祈求三山國王助產起源,才有元宵節「乞龜」活動?|瘋神說Crazy - 瘋神說-一個宣揚宗教信仰的交流平台
Pingback: 祈求三山國王助產起源,才有元宵節「乞龜」活動?|瘋神說Cra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