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當中難免會遇到挫折,但想半天想不到解決辦法,總要有個人(神)來開導,來指引我們下一條路該怎麼走,又或是路人一句無心的話,結果讓自己做出後悔的事情。在遇到問題迷茫時不如來求個籤,在屏東東港有個求籤第一選擇。
這就是東港鎮海宮的七王爺親派兵馬駐守回報的線上求籤 ! 據說七王爺當初奉旨濟世後一直找不到固定的乩身,因此能幫忙的有限,有天就跟鎮海宮主事者洪全瑞先生抱怨,洪先生想了想,想到了時下流行的線上求籤,便問七王爺可不可行,七王爺說要回去稟報玉帝,因此才有了現在靈驗的線上求籤服務。據說這間廟很靈驗,東港鎮海宮是你一定要記住的, 一定會有人不相信,各家媒體採訪報導的「線上靈籤」就是來自鎮海宮。當然求籤隨隨便便的,需要經過正當程序的。
鎮海宮故事
東港鎮海宮為東港七角頭-崙仔頂角-的角頭廟,也是其中最靠近海的廟。此區最一開始因鄭和率船停靠而設有「太監府」,到了清康熙年間,飄來了一艘船,船上有神像數尊,故此區的崙仔頂部落迎請蘇王爺(蘇府七代巡),汕仔寮祀奉黃王爺(黃府千歲),其餘神尊則分散各民宅奉祀。 創廟迄今已有300多年之歷史,是七角頭最靠近海之角頭,因此請水、送王鎮海宮是必經之處,也是觀賞東港迎王陣頭入廟表演之最佳場所之一,也濱臨海邊,每至假日遊客都非常多。

在清光緒廿年(西元1894年),發生海嘯,太監府三村全沈海底,倖存居民遷村集於崙仔頂,合為一部,統稱為崙仔頂,原各村供奉之神明,統一安置搭蓋神壇奉祀,為”共合堂”。日據時代沿海沖刷嚴重,再次往內遷於”菜園內”,民國45年原廟遷建於現址重建,48年落成宮名為鎮海宮。

鎮海宮早期是簡陋竹搭屋,遇逢颱風就需將整座廟和相關神龕搬至安全之地,直到1956年地方仕紳郭合德發起建廟。1984年重建,經過八年陸續修建,於1992年舉行安龕儀式。中殿上方採用 水滸一百零八將為主題的的環立斗拱,由中國大陸師傅所雕刻的。東港雕刻師製作出獨特的波浪型神龕、木雕龍柱、櫸木精雕壁嵌等。匾額「威鎮海疆」為書法家黃天素所書,其他樑柱對聯書法大部分為台灣名家之作。在1998年2月25日晚上6時20分時,一名身分不明男子持開山刀闖入殿中,並在中殿神龕上潑灑汽油點火,廟宇毀於火災。

重建的廟宇是由洪全瑞所設計,將東港漁村文化融入在其中。1999年底重建完工,為了預防大火,宮前的水池刻意設計直通消防水管。洪全瑞還設計一座不同於傳統造型、以石獅做造型的金爐,由中國大陸石雕師傅採用廿七塊質佳的青斗石建造而成,防止燒金紙時驟增的高溫還內隔鑄鐵。廟宇建築融入許多海港元素,如廟埕階梯上有座石頭山及海龍雕刻的水池、波浪造形的神龕,藻井則上掛著各種魚、蝦、貝、蟹等。

廟門口前方2層樓高的階梯上有一座造景的許願池,蓄水高達20噸。水源取自地下水,略具鹹性,所以不容易長出藻類。廟方在池內養有象魚、銀帶魚、烏鯊、虎頭鯊等觀賞魚。洪全瑞表示說不少信徒在家養觀賞魚,魚兒生病時,就拿來丟到池內,就慢慢恢復健康。但水池也被民眾偷偷做烏龜的放生池,造成廟方困擾。
東港七角頭,分別為下頭角、頂頭角、下中街、崙仔頂、頂中街、安海街、埔仔角 ,所 祀神明及所負責區域都有所不同,如下圖。


宮廟的中殿上方雕刻結合著古典巴洛克結構,造型讓人非常震撼。


主要供奉神明是黃府千歲與蘇府七代巡蘇府七代巡。

求籤點這裡→東港鎮海宮-線上靈籤
在這間廟宇能看到信眾對神明的尊敬,而除了線上靈籤,也還有請乩求問、改運、普渡法會、安奉太歲、點光明燈、敬獻天庫、結緣品、線上捐香油錢等服務,如果大家到東港時,順道去向七王爺請安喔,也看看廟裡的雕刻作品,都是師傅們用心製作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