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柴山居民因為國防軍事的需要,紛紛他遷,直到戰爭結束,再度遷回定居。二戰後,工商業發達,出外奮鬥的居民事業有成,在回饋鄉里的感念之餘,乃發動善男信女,成立重建山海宮管理委員會。積極籌備事宜。並承蒙高雄市政府、國軍駐防部隊、各級民意代表的鼎力支持,同心協力;於民國七十三年歲次甲子年動工,歷經五年,耗資四千多萬元,廟宇的正、側殿,及廟庭相繼完成,美輪美奐、金碧輝煌。在重建的時候,又增設了溫府千歲、池府千歲兩尊神像,因此現在的「山海宮」供奉了朱府、溫甫、池府三尊聖靈。 柴山地區雖然依山傍海,但地屬軍事管制區,當地民眾出入甚為不便;因此「山海宮」遂成為柴山當地一百多戶居民的信仰中心。由於柴山居民出外捕魚的人甚多,也使得「柴山山海宮」成為漁民的保佑寄託。
(本文摘自「高雄市文獻會」網站)